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共识意见ICSI治疗非男 [复制链接]

1#

抗焦虑障碍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体系探索

来源

药学学报

作者

兰嘉琦,赵春阳,吴镭,冯新红,王庆利,彭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清华大学医院神经

摘要

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是常见的成人精神障碍,其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测量焦虑情绪水平和诱导焦虑情绪的动物模型,并广泛应用于抗焦虑药物筛选。本综述主要介绍了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对典型的动物模型体系进行归纳,包括既可以测量焦虑情绪水平也可以诱导焦虑情绪的动物模型和只诱导焦虑情绪的动物模型。本文总结了规范化焦虑障碍动物模型在非临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抗焦虑药物的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方案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焦虑障碍;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价;非临床药效学评价;新药研发_正文_焦虑是对未来威胁的预期,恐惧则是对真实或感知到的威胁的情感反应[1]。焦虑与恐惧都是正常的人类情感,但当其影响到行为或造成痛苦时则发展成为焦虑障碍[2]。焦虑障碍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其中精神症状是指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则是一系列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3]。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和统计手册对焦虑障碍的分类包括分离性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惊恐障碍(恐慌障碍)、惊恐发作、广场恐惧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物质/药物诱发的焦虑障碍、由于其他医疗条件所致的焦虑障碍以及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焦虑障碍[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则仅包含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类。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现已不再归入焦虑障碍[1]。研究表明,全球普通人群中焦虑障碍发病率约7.3%[4],女性焦虑障碍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5];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焦虑障碍在中国成人精神障碍中发病率最高,接受调查前12个月内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5.0%和7.6%[6],在癌症[7]、慢性疼痛[8]、帕金森症[9]和脑卒中[10]等患者中的发病率则更高。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的发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度[11]。分子遗传学连锁研究表明,一些染色体区域与焦虑障碍有关[11];进一步的关联研究,尤其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对基因组的全面分析给出了一些潜在的相关候选基因,但尚未发现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的常见变异;目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焦虑障碍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1]。在遗传因素方面,早期的研究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