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胆小孤僻不合群可能是感统失调惹 [复制链接]

1#

关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离不开“感觉统合”这个词

感统失调

(注意力不集中···)

(说话迟钝···)

(表达不清···)

(性格孤僻···)

(反应慢···)

不仅影响孩子日常生活行为

甚至会影响今后的学业、社会交往……

感觉统合包括七大感官:视、听、嗅、味、触觉、本体觉、前庭觉。

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从严重程度上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调三种。

①轻度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对孩子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加重,父母需要警惕;

②中度感觉统合失调孩子的行为,语言,情绪,运动会有明显体现,家长很容易发现,发现及时训练及时会有很好的体现;

③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表现很明显,但也很集中,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

感统失调的表现

轻度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不明显不容易被家长发现,对孩子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加重,父母需要警惕不要让孩子任其发展成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

视知觉失调:把6和9、b和d、q和p写反,读课文读着读着就跳了行、漏了段,书写的时候常把字写出格......

听知觉失调:对妈妈叫我的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很小的声音也会吸引到我的注意,经常听漏东西,记不住老师说的话......

触觉失调:不喜欢被人抱,在学校和同学交往意愿低、性格孤僻,反应慢动作不灵活......

前庭觉失调:平衡力欠佳、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容易穿反......

本体觉失调:方向感差,不自信,坐姿不够端正会东倒西歪,容易摔倒、磕碰,说话迟钝、表达不清......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情况出现,想确定孩子是否是感统失调,也不能自己进行主观判断,医院做细致的检测后,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给孩子做感统检测的必要性

在胎儿时期时,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就已经开始发展,如果缺乏相应的感统刺激,儿童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很容易出现协调障碍。

虽然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疾病,但是它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协调性、语言能力、专注力、学习能力、情绪自控能力等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人际社交等各方面发展。

如果不能及时地通过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帮助孩子改善感统失调的问题,孩子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会更多。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怀疑孩子存在感统失调的表现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相关机构进行检测,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感统失调是小事、长大就自愈了……

如果感统失调的孩子没有经过专业、规范的感统训练干预,仅凭自己让感统失调完全自愈是不可能的,一旦超过12岁,大脑的发育就会形成定型,再想花钱、花时间去纠正孩子这种感统失调的表现,也不会有太大成效了。

感统训练的作用

1.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通过感统训练,提高孩子眼、耳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调动自己的视觉和听觉系统去掌握有效的认知信息,让孩子有更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孩子可以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提升视听的专注能力,这对改善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成绩等都有明显效果。

2.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在训练项目中取得成功,可以增加自信,情绪变得稳定,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孩子渐渐学会了自我控制,与家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家庭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美好。

3.促进孩子感知觉系统的发育

感统训练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孩子不断与环境产生互动,促使孩子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声音,认识自身,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促进感知觉系统的全面发育。

4.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

感统训练中,孩子需要与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器械互动,这些互动锻炼他的适应能力,让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陌生环境。

5.可以塑造孩子强健的体格

在多种训练的项目当中,孩子主要是跟大量专业的器械来做游戏。所以,调动肢体的协调推动身体的运作是课程的主要表现,可以塑造孩子一个强健的体格。

6.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学习与游戏的互动过程中,是从观察示范到亲身参与,再到顺利地完成,逐步积累与他人相处的经验,锻炼处理问题和沟通交往的能力,最后享受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的感受给孩子带来了社交能力的自信心,对孩子将来长大以后融入社会很有帮助。

#感统失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