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学家事事力求完美的人,容易患上抑郁症 [复制链接]

1#

一发现不符合我预期的事情,我第一反应便是指责。一块巨大的白布,但我总能看到其间的细微的斑点。我能把在别人看起来很不错的生活,过得拧巴而充满愤懑。

和平的温馨提示:文章共计字,大约需要8分钟完成阅读。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但常常事与愿违,最终陷入无尽的自责、愧疚、挫败感中。这类人被称为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类人是患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在心理学中,完美主义在两维结构中被分为了适应型完美主义与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前者产生积极影响,后者则会带来更多的消极感受。

完美主义的人都会为自己设置高标准的目标,但二者对于个人评估的严苛程度却是大不相同的。

适应型完美主义者的目标是根据环境及个人情况设置的,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并从中获取成功带来的满足感,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允许自己失败。

而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设置的目标往往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不允许任何的错误和偏离,同时他们非常恐惧失败。

先来看看你是不是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

01

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的表现

无法接受平庸:对于他们来说,平庸是无法接受的。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常常会给自己设置许多目标,例如一定要受到领导重视,在考试中必须要取得好成绩,应该要学会韩语……一旦没有实现目标,便会陷入自责,厌恶自己的情绪中。

真正的优秀不用努力: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相信,对于一个真正出色的人来说,遇到困难都应该能轻松应对,灵感无限,一旦不能立即解决面前的难题,就会非常失落。

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不会轻易求助别人,求助别人等于是变相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同时不放心别人做事的质量,觉得只有自己来做才能保证完美,最后感觉自己身负千斤重。

没有百分百做好准备绝不行动:行动之前会考虑所有可能性,如果有无法控制的因素,将不会开始。所以一直在思考、在计划、在拖延、在观望。

讨厌竞争:害怕在竞争中失败,所以会主动避开一切需要与人竞争的活动,只要没有真正参与到竞争中,自己就不会失败。

要么全部,要么没有:只要工作没有完成,那么对于自己来说依然是一无所成。对于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来说,很多事情不存在中间地带,要么是全部,要么就是0。

……

怎么样,你中招了吗?

02

拥有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心理特征的后果

注意到了吗?上述列举的6条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表现中,“必须”、“应该”、“一定”等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种典型行为,而强迫性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常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并且常对自己设置过高标准,而这种过高标准又与恐惧失败相连。恐惧导致回避行为,而回避行为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处于警戒和防御中。为了回避恐惧的事物,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做事情时总会仔细检查、反复考虑、拖延和中途放弃。

心理学家Kawamura等人研究发现,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焦虑的三个特质(强迫妄想、社会焦虑、精神创伤后压力失调)显著相关。

国内外研究证实,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惧、酒精依赖以及抑郁症,并且由于完美主义患上抑郁症的人自杀和自杀率极高,大约占自杀抑郁症患者的1/3。

03

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心理瘫痪的原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Dweck在研究人如何面对失败的时候,区分出了两种心态:固定心态与成长心态。

固定心态:固定心态的人认为智力与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成功与完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失败或是有瑕疵则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低价值感的。

成长心态:成长心态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变得更加优秀,获得更强的能力与才干。

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大多是保持固定心态的人,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或是失败了,他们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能力,从而产生一种低价值的自我评价。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我们总结出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对自我保持低价值评价的原因如下:

总是保持固定心态。

目标设置标准过高,对自我行为评估标准过于严苛。

夸大错误后果: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在思考事情时容易绝对化,并且喜欢以灾难性的方式思考问题,一个小错误,常被他们夸大后果的严重程度,让他们感到似乎大祸临头。

04

如何改善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

完全摒弃完美主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善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

首先,你需要时常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你有能力?

成熟的人以成长心态看待问题,在行动的时候,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