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哭闹不上学成人易焦躁,世界预防自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猛犸新闻」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陈琳萌友张晓丹/文图

“妈妈我不想上学!”“爸爸你别离开我!”9月开学季,又一批小朋友走进学校,开启人生中的新阶段。但是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门口,早晨送孩子入校园时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痛哭流涕,紧紧抱着父母不愿意松手。

不仅年龄小的孩子,中学生在住校时也会产生“想回家”的想法;面对重要的考试,考前焦虑让学生寝食难安;步入社会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也容易让人产生焦躁、抑郁的情绪。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内心,及时缓解不好的情绪,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提供义诊心理咨询服务)

不良情绪发生率提升,重视心理健康很必要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出现不良情绪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万抑郁症患者,每年因为心理疾病自杀的大概有20万人。”医院(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症病区主任雷秀雯告诉记者,如果任由不良情绪发展,会出现极端消极情绪和行为,比如自残,甚至自杀。

为了预防和降低自杀率,自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9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中国日报网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发布的报告,在年全球每40秒钟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男性的自杀率高于女性。“原来来门诊看病的大多是重型精神疾病,不过近几年,适应障碍、焦虑障碍等疾病来问诊的逐渐增多。”医院(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病区病房主任马雁冰说,除了生活环境的变化外,也和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有关。

(给病人科普健康常识)

分离焦虑、适应障碍,青少年心理疾病与发育息息相关

马雁冰在年开始从事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治疗工作,近几年她发现,在开学前和考试前,自己的门诊病人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比如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或者不愿意住校,甚至转学、换老师等改变,有时都会让孩子产生一些抑郁、焦躁的情绪。”马雁冰说,这种短暂性的适应障碍和分离性的焦虑障碍,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会自行缓解,此时父母和家人要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比如说和孩子沟通,咱们可以这个月先不住校,等适应了学校生活再考虑住校等,千万不要和孩子对着干,下命令式的要求。”马雁冰说,青少年儿童处于成长发育期,大脑皮层没有发育完全,抑制冲动能力弱,情绪容易出现大的波动,如果抑郁、焦躁情绪不能很好地处理,容易引发极端行为。

马雁冰说,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像成年人,很多是和自身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所以不能忽视,但也不要过度诊断,工夫要做在平时,多和孩子沟通,才能发现他们心理的情绪。同时,马雁冰还有几点建议给家长们,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基本一致的教育态度对孩子情绪稳定非常有帮助,作为父母要能及时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并能保证每天10到20分钟的有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调整状态。“还有一点很重要,特别是假期期间,要帮助孩子维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要不一个假期过后孩子很可能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或者开学时对学校生活非常不适应。”马雁冰说。

(心理服务志愿者参与阳光心理运动会)

不良情绪如果不能排解,及时找专业人士咨询

说起印象最深的一名病人,雷秀雯说还是自己的“同行”,一名年轻的外科医生,因为工作原因生活不规律、熬夜,压力很大,有半年时间里感觉生活非常痛苦,甚至有消极的想法。“当时建议他住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位患者选择回家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我告诉患者家属加强看护,药物要有专人保管,但没想到这位患者没过多久就服用过量药物自杀,幸亏家人及时发现,才避免意外发生。”雷秀雯说,控制不良情绪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很不容易,需要家人更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