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近几年情绪障碍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成为仅次于学习问题,排名第二位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是指以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除情绪长时间处于异常状态外,还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交、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功能。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障碍有哪些?

抑郁

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哭泣;对过去感兴趣的事情也提不精神,生活中感受不到快乐;强烈的无用感和无价值感;容易感觉到内疚,感受到罪恶;感觉活着没意义,有自杀的想法。

广泛性焦虑

青少年过度担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很小的事情。有的青少年担心父母的健康,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尽管父母健康状况良好,经济收入稳定,这个孩子还是很难摆脱担心的感觉,甚至担心的睡不好觉。这种担心严重妨碍了他的生活和学业,为此痛苦不堪。

社交恐惧

跟人在一起时,担心被别人评价,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以致不敢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甚至不敢单独出门;有的青少年不愿意上学,就是担心自己做出不好的事情,被同学嘲笑,自己无地自容。

双相情感障碍

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有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双相情感障碍在很多方面和抑郁障碍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的情绪像无法停止的过山车一样,在兴奋的巅峰和绝望的谷底间来回穿梭。躁狂的时候感觉世界美好,自我评价特别高,特别兴奋。抑郁的时候感觉,感觉整个人颓废不堪,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

强迫

强迫思维:有的青少年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些没有意义并且不合理的想法、画面或者冲动。比如有的青少年不敢回到学校,担心自己会攻击同学,然后自己又被同学攻击。

强迫行为:有的青少年重复一些没有价值的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占据了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非常痛苦却无法停止。

青少年发生情绪障碍的危害

青少年孩子内心会体验承受很大痛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干预,可能造成攻击性行为。有强迫症的青少年在别人对他的强迫行为进行干预时,往往会显得情绪冲动和愤怒。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加有可能会爆发出攻击性行为。比如:用东西砸人、撕毁他人衣服、打架等。

在攻击发生时,这些青少年的表情和动作往往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愤怒,语言往往表现出固执“不拐弯”的特点,例如别人说是,他非说不。如果与其一来一往相持不下,往往会使矛盾更加激化。从成长经历来看,有些青少年会有控制能力缺陷表现。他们对于妨碍自己行为的任何人和事物,往往缺乏起码的容忍能力。

青少年情绪障碍怎么办?

目前对于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我们提倡‘心理-生物-社会’的医学模式。也就是说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之外,还要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家庭环境的调整、自我调整等。

01心理疏导

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感受,与其交流时态度需诚恳,适当对患者的痛苦予以同情,即心理治疗学所说的共情,同时指导患者适应环境,增加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同时,还需尽量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防止频繁的环境变迁,如避免频繁改变家庭或学校的环境。

02家庭治疗

情绪是心理向外界表达的一种方式,很多青少年有情绪障碍问题其实就是心理的诉求长期没有得到回应,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来源于家庭,所以在青少年的情绪障碍治疗里面有家庭治疗。

需了解引起情绪障碍家庭方面的原因,纠正患者与父母之间的不良亲子关系,改变家庭成员的不良教养方式,鼓励父母强化患者的独立能力,使父母尽量给予患者更多感情上的交流与支持。

03行为治疗

对于部分恐惧或社交障碍的患者,可以才相应的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纠正患者对恐惧事物或情景不恰当的认知,缓解焦虑情绪。

04药物治疗

对于情绪障碍较严重的青少年患者,采取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无法缓解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

05物理治疗

对于情绪障碍严重的青少年患者,存在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或者冲动攻击行为没有办法控制,除了采取上述的治疗方法外,还需物理治疗辅助,帮助换着减少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更好的控制症状,在药物起效之前,尽快的帮助换着稳定情绪。

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不仅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甚至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因此,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的情绪及行为方面发生改变,要及时给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