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差距过大,有可能会造成 [复制链接]

1#

引言

自尊的类型:(1)从内容表现上划分R.E.Bills和E.L.Mclean根据自尊内容表现上的不同把自尊分为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现实自尊来源于个体已达到的、成功的部分,理想自尊来源于个体理想、抱负部分,两种自尊之间的差距越大,个体体会到的焦虑感越强;当个体不能良好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就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以致引发心理障碍。

(2)从结构层次上划分自尊可以从结构层次上分为整体自尊和具体自尊。整体自尊是对自我的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或态度,而具体自尊是针对整体自尊表现出来的的部分或局部自尊,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化,是对自己在各个具体领域的能力或者价值的特定评价,如身体自尊、社交自尊、容貌自尊等。

(3)从来源方式上划分根据自尊的不同来源可以把自尊分为内在自尊和外在自尊。Hales认为自尊由内源因素(能力感或效能感)和外源因素(他人的赞扬或接受)组成,这两个因素不仅可以影响自尊,还可以被个体内化为整体自尊的两种成分:自我胜任感和自我悦纳。其中,自我胜任感是一种个人效能感,与内源因素相对应,表示达到成功的行为和能力;自我悦纳是一种社会价值感,与外源因素相对应,表示他人与社会的认同和接受。

(4)从意识层面上划分从能否被个体明确意识的角度可以把自尊分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可以被个体明确意识到的,通过内省而明确确认的自尊,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自我价值感和愉悦感,属于意识层面;内隐自尊是指无论个体对相关或无关的事件作出评价时,通过内省而不能够明确确认的自我态度效应,它是个体对自我在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下的反映,是自主性的无意识的自我评价,自身无觉察,是自我与事件之间的一种自动化的联接,属于潜意识层面。

(5)从时间长度上划分根据自尊的稳定性程度可以把自尊分为特质自尊和状态自尊。特质自尊是个体对自己长期稳定的态度或自我评价,是一种如同人格或智力那样的长期稳定的个人特质,可以按程度将特质自尊分为高自尊、低自尊两种类型,也可以分为整体特质自尊和具体特质自尊(在具体领域对自己稳定的看法);状态自尊是指个体随情境、角色和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即时的自尊,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状态,易受情境的影响,易随情境而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自尊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划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包含或平行,如整体自尊也可能是整体特质自尊,具体自尊也可能是一种外显自尊。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自尊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自尊是否和个体的攻击行为有关目前还存在着不一致的研究。目前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研究论点:(1)低自尊引发攻击行为传统的研究认为,低自尊者的自卑感比较强,这种自卑感会让他们伤害比自己强的人。由于这种低自尊常常和很多问题行为相关,低自尊者更容易表现出行为不良或适应性困难,具有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

很多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如Oates和Forrest研究发现,自尊水平比较低的母亲有暴力倾向;Trzesniewski等的研究表明低自尊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攻击特质;M.BrentDonnellan研究显示,不论是自我报告还是教师报告,自尊水平和攻击行为都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他认为不管民族、年龄群体、测量方法、是否控制了潜在变量的影响、对自尊和攻击行为更广泛的分支研究,低自尊水平都和高攻击行为有关。

国内的很多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如李妍妍对自尊、攻击的实验研究表明,低自尊的初中生的攻击性要显著高于高自尊的初中生;罗贻雪等发现中学生的总体外显自尊越低,攻击性行为越高;雷修龙的研究认为中学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随着自尊水平的增高,中学生攻击性呈下降趋势。支持这种观点的有三种理论:社会连接理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社会连接理论(Rosenberg)认为,低自尊会降低或者削弱个体与社会连接的紧密性,从而降低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力,个体对社会规范的依从程度降低,因此会有更多的攻击行为;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源于个体在童年时期由挫折或失败引发的低自我成就感、低自我价值感或自卑感(也就是低自尊),会导致个体有更多攻击行为去争得和维护自己的尊严,避免自己因失败而带来的自卑和羞耻,这种理论以Horney和Adler等为代表;人本主义理论(Rogers)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对自身进行无条件的积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